通知指出,党中央对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作出重要部署 、提出明确要求 ,各地各部门要不折不扣把各项优化措施落实到位 。 (一)对密切接触者,将“7天集中隔离+3天居家健康监测 ”管理措施调整为“5天集中隔离+3天居家隔离”,期间赋码管理、不得外出。
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,充分认识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 ,更不是放开、“躺平”,而是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,坚持既定的防控策略和方针 ,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、精准性,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,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,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。
一)对密切接触者,将“7天集中隔离+3天居家健康监测”管理措施调整为“5天集中隔离+3天居家隔离 ”,期间赋码管理 、不得外出。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,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。(二)及简洞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,拦烂枯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。
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和病毒变异情况,为更加科学精准防控 ,切实解决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,现就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一是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。按楼栋、单元、楼层 、住户划定高风险区,不得随意扩大到小区、社区和街道等区域 。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。二是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。
落实高风险区“快封快解” 。连续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的高风险区,要及时解封。补充说明 各地在疫情处置过程中 ,应快速管控密切接触者,无社区传播风险情况下可不划定高风险区。核酸检测 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,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、减少频次 。
进一步优化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,各地各校要坚决落实科学精准防控要求,没有疫情的学校要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,校园内超市 、食堂、体育场馆、图书馆等要正常开放。有疫情的学校要精准划定风险区域 ,风险区域外仍要保证正常的教学 、生活等秩序。
《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》解读问答通知出台的背景是什么?主要内容是什么?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党中央、国务院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,根据病毒变异特征和疫情发展形势 ,坚持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,走小步 、不停步,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 。
据《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》 ,新十条内容为:一是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。二是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。三是优化调整隔离方式。四是落实高风险区“快封快解” 。五是保障群众基本购药需求。六是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。七是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及分类管理 。
这些措施是为了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,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,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。国务院防疫十一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。按楼栋、单元、楼层、住户划定高风险区,不得随意扩大到小区 、社区和街道(乡镇)等区域 。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。
1 、执行中要坚决纠正简单化、“一刀切” ,不搞层层加码。各地要按照要求精准落实 。 加强针对性治疗 没有必要囤积和抢购药物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,针对病毒特点和患者临床表现,主要有以下治疗方法: 对症治疗。对于一部分主要症状是发烧、咳嗽 、咽痛的患者 ,主要是对症治疗。
2、新十条出台背景是什么:随着大规模疫苗接种和新冠病毒变异,病毒传播力增强,但致病力减弱 ,给人群带来的整体健康风险趋于缓和 。这十条措施,是为了持续提高防控的科学精准水平。执行中要坚决纠正简单化、“一刀切”,不搞层层加码。
3 、三是优化调整隔离方式。感染者要科学分类收治 ,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,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 。居家隔离期间加强健康监测,隔离第7天连续2次核酸检测Ct值≥35解除隔离 ,病情加重的及时转定点医院治疗。
4、此外,马兴瑞还强调,要对标对表“新十条 ”措施,因地制宜细化落实 ,坚决纠正简单化、“一刀切” 、层层加码,确保规范操作、不变形不走样。
严禁以各种方式封堵消防通道、单元门、小区门,确保群众看病就医 、紧急避险等外出渠道通畅 。推动建立社区与专门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 ,为独居老人、未成年人、孕产妇 、残疾人、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医便利。强化对封控人员、患者和一线工作人员等的关心关爱和心理疏导。
国家出台第十条是2022年12月7日出台的 。2022年12月7日,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《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》,这里面对疫情防控做出了最新10条规定。
是真的。2022年12月7日 ,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“新十条”出台 。在《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》,这里面对疫情防控做出了最新10条规定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