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分钟学会“手机跑得快透视万能挂”(原来确实是有插件)

爱四四二作者1 17 2025-03-14 13:31:05


您好:
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 ,软件加微信【添加图中微信】确实是有挂的,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,总是好牌 ,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。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,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,
添加客服微信【添加图中微信】安装软件.

1.手机跑得快透视万能挂 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 ,确实是有挂的,通过添加客服微信【添加图中微信】安装这个软件.打开.

2.在"设置DD辅助功能DD微信麻将辅助工具"里.点击"开启".

3.打开工具加微信【添加图中微信】.在"设置DD新消息提醒"里.前两个选项"设置"和"连接软件"均勾选"开启".(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)

,这款游戏原来确实可以开挂 ,详细开挂教程

 

1、起手看牌
2 、随意选牌
3、控制牌型
4、注明 ,就是全场,公司软件防封号 、防检测、 正版软件、非诚勿扰 。


2022首推。
全网独家,诚信可靠 ,无效果全额退款,本司推出的多功能作 弊辅助软件。软件提供了各系列的麻将与棋 牌辅助,有 ,型等功能 。让玩家玩游戏,把把都可赢打牌。

详细了解请添加《》(加我们微)

本司针对手游进行破解,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:
1 、手机跑得快透视万能挂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!
2、自动连接 ,用户只要开启软件,就会全程后台自动连接程序,无需用户时时盯着软件。
3、安全保障 ,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可以非常安心,绝对没有被封的危险存在 。
4 、打开某一个微信【添加图中微信】组.点击右上角.往下拉."消息免打扰"选项.勾选"关闭"(也就是要把"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"的状态.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)

说明:手机跑得快透视万能挂 是可以开挂的,确实是有挂的 ,。但是开挂要下载第三方辅助软件 ,手机跑得快透视万能挂 ,名称叫手机跑得快透视万能挂 。方法如下:手机跑得快透视万能挂 ,跟对方讲好价格 ,进行交易,购买第三方开发软件 。

【央视新闻客户端

乙巳蛇年,正月十五 ,回延安 。一个“回”字,道不尽心中情意无限!

2025年初的龙蛇之交,于我 ,可不仅仅是年年例行的岁序更替。甲辰龙年,是我大孙子的本命年,他已健康长大 ,就读中学;乙巳蛇年,是我儿子的本命年,多年努力工作 ,他已成长为成熟的宣传干部;更有意义的是 ,乙巳年是我于部队入党后的整整50年,“七一 ”我将获颁《光荣在党50年》纪念章,这天 ,是党的生日,也是我父亲李庄同志的生日。亲人朋友都为我高兴,我想 ,同为老党员的父母在天之灵,一定更加为之欣慰 。

在这样一个特殊年份的开年之际,能在元宵节回到革命圣地延安 ,回到阔别多年的延长,回到魂牵梦萦的父老乡亲身边,于我而言 ,岂非望外之喜?

距离上世纪六十年代末,知识青年上山下乡,我和北京师大女附中同学一道从北京到延安插队 ,已经过去半个世纪。几十年里 ,我曾几回延安。听乡亲们说,黑家堡公社麻池河大队两个小队里,我是插队知青中回村次数比较多的;而今回看 ,距上次回村也有15年时光了 。

原本,近年来数次谋划过回延安,因疫情耽延 ,最终定在今年秋天回去;而元宵节回延安,则真的是不曾设想——正月十五,那可是黄土高原冰封大地时节。

龙蛇之交 ,大家互相微信拜年。延安朋友发来信息:“今年延安正月十五元宵节,有秧歌过街表演,延安过大年 ,您有空回来参加吗?”

我的回复:“计划好了金秋回延安,回宁夏 。我们延安见!”

朋友又信息:“部长,正月十五要是有空的话 ,到延安来。秧歌过街表演特别壮观。 ”

两天考虑后 ,正月初五复信朋友:

“我已经更改了原来在京的安排,决定元宵节回延安 。此行,首先是朋友盛情邀请的延安秧歌过街 、元宵过大年;还有 ,我得回一趟延长——黑家堡镇麻池河村,看望第二故乡的乡亲们并接出来请大家吃顿团圆饭;再,就是向延安新闻纪念馆捐赠报刊图书和我父亲的手稿 ,向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捐赠……”

就这么着,干脆利索,立春前日定下 ,乙巳元宵回延安。

正月十四走乡间

父老乡亲喜相见

正月十三晚,抵延安。次日安排的第一件事,便是回我插队的小山村 ,看望当年我们北京知青户的房东和村里乡亲 。

“文革”爆发、天下大乱两年后,老三届开始陆续分配 。当时北京的初中、高中六个年级学生的分配,大致分为五等:第一等 ,当兵;第二等 ,当工人;第三等,留北京(做任何工作);第四等,去生产建设兵团;第五等 ,插队。我父母都在党中央机关报工作,父亲李庄又长期值夜班把关出报,大革命还没正式开始 ,1966年4月便因《人民日报》转载一篇社论时的文字修改问题被拿下 、“靠边站 ”了;我们兄弟姊妹是几等人明摆着,只有插队一途。

后来,我因缘际会穿上军装 ,另是一说 。当年的“工农兵”,我除了没当过工人,农、兵都当了 ,并且“农”还当全了——农区、牧区都干过,农民 、牧民都当过。1994年春夏,我在张家界市担任市委副书记时 ,回顾三十多年前上山下乡的过往 ,写了10篇通讯、总题目为《远离北京的地方》,记录了上世纪六、七十年代下乡插队的经历:前五篇记陕北黄土高原种地,后五篇记内蒙古草原放羊。6 、7月间 ,《经济日报》以连载形式发表 。因为刊发于党报,版面珍稀,故只能用最精炼的方式 ,每篇千字左右成文。

“悲壮上征途 ”“落户黑家堡 ”“老镢的学问”“一年两顿面”“八十里赶集 ”,是记延安种地的几篇。文章篇幅虽小,在我心底甚大:因为我永远忘不了延安 ,永远记得我的人生第一步 。

1969年1月,一列列绿皮火车汽笛长鸣,从北京站发车 ,顶着凛冽寒风向西奔驰,将分配至延安插队的北京中学生一批批送往陕北。经西安,经铜川 ,到延安 ,到延长,到公社,到大队 ,到生产队……

那时是人民公社体制,大家都在队里干活儿,挣工分 ,吃大锅饭;一年除了春节半个月外,三百五十天不论忙闲季节都得出工。出工才能挣工分,挣到工分才能吃上饭 。春种、夏锄、秋收 、冬筑坝 ,我们女知青与男知青、与村里男劳力一样上山,一样受苦。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,山大坡陡 ,广种薄收。为了填饱肚子,为了交上公粮,能种的地全种了 ,不该种的地也开了荒 。有的地块儿 ,斜坡几十度,种庄稼掏地时,黄土顺坡往下滚;山上坡上 ,土层越来越薄,山沟里的水更浑了,黄河水更黄了 。

因为缺柴 ,除了做饭不敢烧炕,数九寒天知青大多住的是寒窑。但饭总得做熟了吃,于是不得不十天八天间隔一次、耽误一天的工分收入 ,知青户男男女女全体出动去砍柴。我清楚地记得,我们搂柴时从来没有砍过树,搂的砍的都是灌木杂木——因为当年知青去延安时 ,至少延长县一带的山上已没有树了 。灌木当引火柴挺好烧,但不耐烧,于是我们就砍了地面的灌木丛后再刨灌木根 ,把灌木根的粗木疙瘩当耐火柴烧 ,不用说,来年这些地方也就彻底秃了……如此年复一年,陕北的沟沟壑壑越来越荒凉了。

20世纪七十年代初 ,周恩来总理回延安,见到为革命付出重大牺牲的老区群众,生产生活还如此困难 ,曾为之落泪,觉得对不起延安人民。

改革开放后,延安发展日新月异 。多年坚持退耕还林 ,治沟造地,自然生态得到修复,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 ,老百姓也逐步脱贫致富。2021年建党百年,延安与全国一道,实践了 、见证了我国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伟大奇迹。

几十年光阴荏苒 ,我从未忘记延安 。1997年任国家体改委副秘书长时 ,2006年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 、宣传部部长时,2010年任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时,我曾先后回延安 ,回到黑家堡镇麻池河村,回到父老乡亲的窑洞里——共话我们挥洒汗水结下情谊,一同经历的陕北艰苦的昨天;分享他们几十年不懈奋斗 ,逐步过上好日子的今天;憧憬更加充满希望的美好明天。

正月十四上午,从延安新区出发,一路奔行 ,车子开过麻池河村口的延长石油“磕头机”后,我们就进了村。走在乡间小路上,走进当年知青房东刘荣旭、石秀英家 ,我与他们夫妇一道盘腿上炕,吃着章章(章章小我两岁,大名石秀英)五点钟摸黑起炕蒸的地软野菜猪肉包子 ,拉着家常;想想 ,上次这样拉家常已是2010年秋,我专程从北京出差陕西,经延安、延长回到村里 ,为黑家堡镇麻池河村农家书屋揭幕 。

时隔15年,又进这孔窑洞,看到几十年不变的火炕 、灶台 ,看到一进窑门左手墙上挂着的老照片相框,仍然那么熟悉,那么亲切。大家一起吃完包子 ,还要赶往下一程,请众乡亲到黑家堡镇共进大年团圆饭。

从窑里起身出村前,我心里总有件事放不下 ,提出要去看看章章家的厕所 。结果,冰天雪地里看到的是,他家的厕所还是当年我们插队时用的最原始最简陋的旱厕;想到他们老两口都是年过七旬的老人 ,五冬六夏、黑夜白日 ,每每还要从窑里出来蹲茅坑,我的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。

几十年过去,村里一代代年轻人 ,不论考学读书还是出门打工,出山便不再回村,村里只“生着”(陕北话意为“住着 ”“活着”)与我们知青同辈的老人。当然 ,他们住的已不是当年我们插队时住的土窑洞,上世纪八十年代就箍了石窑;他们吃的已不是我们当年的没油没盐更没肉,使人饥肠辘辘的粗粮腌菜;他们烧的已是液化石油气 ,不必也不许再上山砍柴;他们的出行,也能搭乘上不同形式的交通工具……可是上厕所,却还在用着百年不变的旱厕!我问章章 ,为什么不用公家给修的无害化卫生厕所?章章和她的女儿娜娜说:“没有水嘛!新厕所要用水冲,咋能舍得用水冲厕所!”我问:“十几年前我回村,已经看到村里通自来水了 ,到现在还不用新厕所 ,是因为要多交水费吗? ”答:“不是水费的事,现下吃水都紧张呢,机井抽出的地下水 ,又少又涩,做饭都得省着用,哪还舍得冲厕所!”

这下明白了 ,1907年就成功打出中国大陆第一口石油油井的延长县,一百多年来地下水位和水质已严重下降,群众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吃水用水问题 ,曾经是、仍然是个大问题。毫无疑问,延安的脱贫攻坚是成功的,黄土高原的山乡巨变是可见的 ,各级党委政府为之付出的努力是巨大的 。但仍然不得不看到的是:这努力还得持续地 、长期地坚持下去——老区人民的生活改善特别是生活品质的提高,仍然在路上。

正月十五看秧歌

革命圣地过大年

以往出差延安,都是住在市委市政府的接待设施延安宾馆。延安宾馆在延安老城区 ,坐落延河边 。南面是宝塔山 ,隔延河相望的是清凉山。

这次回延安,没有住延安宾馆,被安排住在延安新区的鲁艺花园宾馆。据当地同志介绍:为了保护位于延安老城区的众多革命旧址 ,为了保证延河两岸居民的生活质量,延安向远处拉开距离、建立了新区,将大量公共设施迁移至新区 。这次元宵节秧歌汇演 ,就是在新区宽敞、平整的大马路上进行,而鲁艺花园宾馆紧邻表演区,从楼上就能遥遥看到秧歌过街的主通道。

昨天离开麻池河村时 ,从村里请上十位乡亲到黑家堡镇,与镇党委书记 、镇长一道吃了大年团圆饭。餐毕,从农家乐起身时 ,不但天寒风紧,而且阴晦得很,一时飘下漫天大雪 。今冬北京一片雪花未见 ,而今在黑家堡见到冰见到雪 ,十分欣喜;可欣喜之余又不由想到,次日便是元宵,延安露天展演大秧歌 ,要是也赶上刮风下雪,如何是好?

延安到底是延安,有福气、福气大——元宵一早 ,阴霾不见,寒意犹存,天高云淡。“咚咚锵 ,咚咚锵……”天亮没多久的7点多钟,窗外就传来阵阵锣鼓声;10点整,微风艳阳之下 ,延安秧歌表演过大年活动顺利开始了。今年,名为《“鼓舞新延安·奋进新时代 ”2025延安元宵节秧歌汇演》,即“第42届延安过大年元宵节秧歌汇演”活动 ,共有来自全市各区县和企业的12支代表队、31个节目 ,不间断地整整表演了五个半小时 。

据延安同志讲,元宵节敲锣打鼓扭秧歌过大年,在延安是有传统的 ,已进行过四十多年(届) 。今年这一届,因疫情等原因与上届间隔七年之久,又是第一次在新区大道上行进式表演 ,因而市里非常重视,基层区县和企业也都踊跃参与;各界群众更是期盼多年,冒着严寒从四面八方赶到主会场 、分会场 ,扶老携幼前来观看。

开场的,自然是宝塔区代表队,花车当道 ,迎面驶来,锣鼓喧天,秧歌动地 ,接着是木兰鼓方阵、少儿街舞方阵。继之 ,是延川县的陕北大秧歌方阵、镲棒子秧歌方阵 。再继之,是吴起县的吴起战鼓方阵 、铁鞭舞+女子秧歌方阵。一阵接着一阵:黄陵县代表队,“中华轩辕” ,气势不凡。子长市代表队,唢呐一吹,响彻云天 。新区管委会的黄河韵鼓 ,国企代表队的舞龙舞狮,富县的霸王鞭和高跷,志丹的扇鼓和洛河战鼓 ,洛川的苹果姑娘舞蹈和洛川蹩鼓……最后压阵的,不出意料是安塞代表队——安塞腰鼓名扬中外,这次出动了三百人的队伍 ,在延安新区子长路主会场宽敞的地面上,擂着 、舞着、唱着,那叫一个是山呼海啸、欢天喜地。

一连几个小时 ,看着隆隆驶过的一辆辆大花车 、响天动地的一幕幕大秧歌 ,不由得想起前年回我母亲家乡、太行山深处的革命老区山西省左权县,在太行山麓、清漳河畔的八路军纪念馆前,看到高高搭起的大舞台 ,听到原声天籁的左权民歌,深深感悟到,在农村和农民眼里心里 ,这些文化活动,那真是“人民的节日 ”啊!
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一方水土养一方歌。无论是黄河西岸的红色延安 ,还是黄河东岸的英雄太行,如今的干部群众,从上到下都是那么一股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气神儿:以高亢和激越追逐梦想 ,一代接一代,一茬接一茬,不断唱响新时代新发展的新民歌 ,舞起新时代新天地的大秧歌 。

正月十六捐文献

红色传承续新篇

元宵节与乡亲们一同观看了具有浓郁陕北特色的延安大秧歌 ,正月十六,我再次来到延安新闻纪念馆和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。

说再一次来,是因为我与延安新闻纪念馆 、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的缘分始于去年5月。当时 ,国家广电总局老部长支部到延安过党日,瞻仰革命圣地,其中包括参观延安新闻纪念馆和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 。时隔半年多 ,又一次前来这两个展馆,深感其意郑重。

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,党中央在延安13年。党在延安时期的新闻事业 ,是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要继承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,弘扬延安精神 ,弘扬革命文化 。位于清凉山下的延安新闻纪念馆,历经多年,辛勤付出 ,搜集到大量珍贵史料 ,见证了党在延安时期的重要活动,对于宣传党史、军史和革命史,具有重要意义。

一般来说 ,参观一个展览,跟着讲解员,听一听 ,看一看,就走过去了。可能是因为我们都在新闻宣传战线干了一辈子,对党的新闻工作太热爱也太熟悉了 ,所以不时谈论几句,与讲解员惠文学交流交流;在展板前无意中发现的展陈说明中的小问题,也乐于帮助订正 。譬如关于党中央机关报《人民日报》的创办、发展和历史沿革 ,也譬如关于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播音员是谁,新中国建立十周年庆典的播音员是谁,等等。

我对纪念馆同志们说 ,大家都理解 ,延安新闻纪念馆不是“中国共产党新闻纪念馆 ”,不可能承担党的全部新闻工作 、新闻事业的收集研究展陈工作;但“延安”的政治寓意之高之大,使得延安新闻纪念馆不应局限于延安时期的延安地区(党中央)和西北根据地的新闻史;其他根据地的新闻工作、新闻成果的展陈相对薄弱虽然可以想见 ,但至少对最主要的党的新闻机构譬如《人民日报》等的表述,是应当加强特别是应当准确的;纪念馆的史料收集与研究、展陈与说明,虽然难以求其全面 ,但只要涉及到的,一定要求其准确,这才是纪念馆越办越好 ,确立权威性 、提升影响力之根本所在。

因此,我不是简单地回答纪念馆关于《人民日报》的报名是谁起的,毛主席题写过几次报名等问题 ,而是尽力归集起各种正式出版物中发表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(特别是亲历者)非常详实的回忆文章,送给纪念馆,帮助同志们了解历史 ,修订解说词 。延安市文旅局邓局长因之写道:“大姐的父亲为国家作出了贡献 ,大姐自己又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延安,现在还在为延安老区的文博事业操心,极尽所能尽我们地方难及之力 ,大姐和父亲的初心与坚守令人感佩……”

历史是过去的记录,新闻是现在的记录;历史是当时的新闻,新闻是未来的历史;历史是新闻的积淀 ,新闻是历史的瞬间——我的父辈和我们这一代,都是不同时期“新闻 ”的参与者;又都忠实地将自己参与打江山、守江山的主要事件回忆并记录下来,使之成为“历史”。后人读到的、研究的历史 ,是我们两代人初心不改的人生。老一辈党的新闻工作者都已作古,趁着我们这一代还在,有责任帮助完善 、订正一部红色新闻事业史 。也正因此 ,得知延安新闻纪念馆开馆二十余年,正处于整理 、提升、充实、再次完善布展之时,我愿意捐赠一些资料包括我父亲李庄同志的珍贵手稿 ,供纪念馆用于收藏 、展陈、研究和宣教工作。

在参观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时 ,有同志突然发现展柜中有“延长县北京知青李东东插队期间开始收集的毛主席像章”展品,大家都围过去观看,我在极度意外深感震撼之时不禁泪下。陕西省广电局武局长眼眶也红了 ,动情地说,我们参观延安知青展览,是在看历史、听故事;可是对李部长来说 ,这是她的人生啊!

是的,这是我的人生,并且是我人生的第一步 。知青博物馆年轻的讲解员杜方园一边作着讲解 ,一边留意着我这个当年的北京知青,总感到李东东这个名字眼熟,不止在捐赠毛主席纪念章展柜处见过。不多时 ,她想到了“延安地区北京知青捐资援建部分项目 ”展板,遂带我们来到展板前,看到习近平 、王岐山、王晨、李连元 、钟秉林、孙安民、李东东 、刘英群、杨志山等同志不忘延安、不忘乡亲 ,几十年后分别援建自己插过队的红色故乡……意外地 、惊喜地在知青博物馆看到这些展陈 ,想到自己和其他知青当年的点滴捐赠,延安的同志们乡亲们一直没有忘记,心中倍感温暖。

此番 ,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 、延安市文旅局和延安新闻纪念馆、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联合举办捐赠活动,给予我向延安再做一些微薄贡献的机会,使我得以将刊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新闻的党中央机关报《人民日报》(1949年9月22日)复制件、《李庄文集》《李庄朝鲜战地日记》《百年百位党的新闻巨子—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》《红蓝文稿》和我父亲在战争年代发表的新闻报道的修改稿手稿 ,以及刊发我的文章的部分报纸 、期刊和图书,向新闻纪念馆、知青博物馆进行了捐赠 。

辞别半世纪,四度回延安 。白驹过隙催人老 ,来日方长并不长。我将终生记得延安知青生活并真诚地认为,不论今天、明天如何评价昨天,我们这代人都受益匪浅——热爱农民 、了解国情 ,就源自延安的父老乡亲、万壑千山。这份经历,这份恩情,将一如代代传承红色精神和优良传统那样 ,使我们永远不忘初心 ,永远记住来路 。

(作者系第十一届、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,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,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高级顾问)

来源: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

作者:李东东

上一篇:山东青岛发现1例无症状感染者(青岛新增无症状感染2例)
下一篇:【专家:全球疫情正在走向终结,专家全球疫情正在走向终结知乎】
相关文章

 发表评论
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